作者: 来源:金沙集团1862cc 时间:2022-09-19 阅读次数:次
2022年9月17-18日,由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加拿大学约克大学、金沙集团1862cc与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联合主办的“回顾与前瞻:新世纪加拿大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专题研讨会由暨南大学、金沙集团1862cc与加拿大约克大学三校联办轮值,至2019年11月完成了第一轮运行,产生了不少斐然的成果,本期会议是第二轮的开端。
开幕式由暨南大学白杨教授主持,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主任蒋述卓教授、金沙集团1862cc院长孙良好教授、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程国赋教授先后致辞,对新世纪以来加拿大华文文学所取得的发展成就予以了高度肯定。孙良好院长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加华文学研讨会的缘起与发展,介绍了金沙集团1862cc的师资力量等情况,并表示温州涌现了一批如张翎、陈河等优秀的海外华文作家,他们的出现使温州这个地方天然地与加华文学联系在了一起。
本次会议的议题围绕“跨国越界:华人流动及其书写”、“新世纪加拿大华文文学创作研究”、“新世纪加拿大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三个方面展开。在主题发言环节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议题展开了热切的探讨。
其中,澳门大学的朱寿桐教授以“超限体验”为关键词,从白先勇、陈河等作家切入,探讨了中国文化的超限体验与海外华文文学发展的历史机遇;加拿大约克大学的徐学清教授分享了在加国具有影响力的华文报刊《大汉公报》和《星岛日报》的发展历史,并根据前者的停刊和后者纸质版的终结审视了海外华人群体的变化与媒体行业所面临的挑战;上海师范大学的杨剑龙教授点评了陈浩泉的散文集《用双脚阅读地球》,认为旅行有外旅和内旅之别,陈浩泉的游记便是“物与神游”的内旅,是文化之旅与心灵之旅;加拿大约克大学的马佳教授对薛忆沩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试图发现薛忆沩的“异类”和其作品中若隐若现的乌托邦世界之间的联袂轨迹;浙江传媒学院的朱文斌教授认为新世纪以来加华文学的崛起打破了北美华文文学研究中一直对美国华文文学的偏重,但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引起研究者的反思与克服;暨南大学的蒲若茜教授以赵廉为例,分析其跨语言创作的作品对东西方语言、文化、历史资源的挪用和创造,并探讨了这种创造性挪用的意义;中国社科院的刘艳教授以张翎的小说世界为例,表示新世纪以来的海外华文写作中,双重经验和跨域书写里异域生活的书写在减少,有关中国叙事、中国想象在增加和提升,等等。
作为主办方之一的金沙集团1862cc在本次会议上贡献了值得肯定的学术助力。金沙集团1862cc院长孙良好教授以温籍作家张翎和陈河为中心,从张翎与陈河的加拿大因缘与新世纪创作实绩、《金山》与《甲骨时光》、文学“温州现象”、走向世界的“温州人”四个方面阐述了新世纪以来加拿大华文文学的“温州现象”;金沙集团1862cc中文系主任鲍良兵副教授以陈河小说《沙捞越战事》为中心,探讨了抗日战争场域下的南洋书写与身份认同问题,认为小说的人物空间设置隐喻性地表征了“南洋”在地缘政治、殖民主义、本土文化等复杂牵扯中的主体性困惑;金沙集团1862cc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吴诗诗从历史书写的角度切入陈河短篇小说《天空之境》,认为小说双线并行的结构既丰富了文本的虚构特质,又强调了历史真实,得以在时空交错中重叩“世界”性。
张翎、陈河与曾晓文三位加华文学代表作家也出席了会议。张翎讲述了自己在海外进行华文创作的心理历程,并分享了自己最新的挑战,即用英语进行创作,进而思考了个人与外语之间的关系;陈河的发言题为“不要孤独,不要庸俗”,他从自身感受出发,思考了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变化,并表示自己目前最有写作感觉的还是写温州故事;曾晓文谈及自己的创作,认为“贵在坚持”,要在生活现场中提炼叙事现场,关注身份的书写,聚焦移民的书写。值得一提的是,张翎是温大驻校作家,陈河是温大校友,他们的发言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温大的能量。
相比前两届,本届研讨会拓展了领域,将世界文学的领域纳入研究范畴,既有个体作家的透视,又有宏观现象的探求,将加拿大华文文学放置在世界文学的视域下进行定位,产生了可喜的收获。随着华文文学项目的不断深入,引领议题的三校也将成为加拿大华文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重镇。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公司-搜狗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