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学科办 时间:2023-06-12 阅读次数:次
2023年6月9日下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王才勇老师受邀为金沙官网师生带来一场题为“从梅森仿中华和东洋瓷看中、日、欧艺术的美学内蕴”的精彩讲座。金沙官网刘毅青教授主持本场讲座。
讲座伊始,王才勇老师便从其进行研究的一个灵感来源开始谈起,从理论与实践接轨的角度为本次讲座做了一个切入。王才勇老师一直希望能够实现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相通,他强调理论创新是第一要义,而创新的路径可以从实践中找寻答案。在做完一个简单的引入之后,王才勇老师切入正题,首先对本次讲座做了一个简要的背景介绍,由于对中国瓷器的迷恋和崇拜,欧洲瓷器自主生产的发端者——梅森瓷器在其最初发展中对中华和东洋瓷器进行了大量仿制。王才勇老师主要以仿制的中国瓷器“中国花篮”和仿制的东洋瓷器“司马光砸缸”为例,进行了欧洲瓷器与中国瓷器和东洋瓷器的对比,王才勇老师发现欧洲瓷器在绘制和造型上强调几何化和规则化,注重图案的写实。对自然的绘制,人工痕迹较重,整个瓷器的花卉图案上下左右对称,十分讲究工整;而中国瓷器在图案绘制上,注重还原自然界的真实面貌,不强调刻意的工整,注重写意;东洋瓷器的特征介于欧洲与中国之间,其对自然的刻画,人工痕迹较少,尽量保持自然的原貌,强调色彩对比。
可以发现欧洲瓷器无论是对中国瓷器的仿制还是对东洋瓷器的仿制,都在仿制中出现了由审美趣味差异导致的各种审美偏移,由这些偏移中可以发现与欧洲相比,中国作为一个极致的“他者”形象存在,这段史实给中欧、日欧,乃至中日文化间性的艺术审美认知提供了一个基于实践的平台。最后,王才勇老师总结道,中、日、欧三者之间的美学比较深深根植于文化间性的艺术实践,两个不同的文化间交流,不可避免会由于文化误差而带来交流的阻碍,我们需要努力尝试从文化间的静态比较走向更加积极多元的动态比较,实现相关文化间性特质的深入呈现。
王才勇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视野宽阔,问题意识突出,得到了刘毅青老师的高度评价。刘老师也从如何更好地在跨文化中研究中国美学中切入,强调在全球化时代,中西方应该更加积极地交流文化,拒绝文化上的封闭。其间,现场有多位同学主动发表了自己对本场讲座的感受和看法,并向两位老师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王才勇老师对同学们的学术热情感到欣喜,同时也耐心诚恳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整个讲座在热烈愉快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公司-搜狗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