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金沙集团1862cc 时间:2023-08-21 阅读次数:次
校地牵手,助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田野调查、口述历史,记录别样乡土文化;志愿服务,把实践写在大地上……金沙集团1862cc作为金沙集团1862cc的文科高地,以传承文化血脉为己任,坚持文化引航,服务温州文化振兴。近年来,温大金沙集团1862cc以实干之笔助力描绘村美人和的共富新画卷。
党建引领,让服务团队“沉下来”
“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年来,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亿万农民群众。金沙集团1862cc在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实施以“百个博士团队联建百个街镇促振兴,千名专业人才对接千个项目助共富”为主题的“双百双千”行动。其中,金沙集团1862cc组织确立了9支服务团队,根据市、镇、村的实际需求,以“下乡对接、长期跟进”的形式,围绕规划共绘、四治共融、文化共通、服务共享等内容开展了众多服务。
状元故里,宋韵梅溪。7月19日,金沙集团1862cc教工第三党支部走进了乐清市淡溪镇梅溪村。目之所及,梅溪、凤凰山、王十朋纪念馆……历史人文印记穿越千年。为帮助梅溪村深挖人文历史底蕴、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与梅溪村党支部结成党建共同体。在签约仪式上,金沙集团1862cc党委书记江秀景表示,学院将充分发挥人才、智力、科研等资源优势,围绕乡村特色资源保护、地名历史内涵挖掘、文艺作品创作等方面发力,助推当地资源“走出去“,文化”活起来“。
实际上,近年来学院不断创新校地合作模式。2022年4月,金沙集团1862cc创意写作研究中心与洞头区文联签署“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围绕 “中国诗歌之岛”文化品牌打造,持续开展文学艺术活动、文学艺术走亲、文学项目合作等工作。2022年6月,为响应在温高校党建助力“共享社·幸福里 ”的号召,学生第七党支部与温州市瑞安市东源村村委共同成立了实践教育基地。支部助力村落发展与非遗复兴,积极参与文旅开发策划,助力木活字非遗文化传承。
在持续推进“党建+服务”工程中,学院党委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围绕“乡村所需、师生所长、学院所能”,开展“服务乡村、党员先行”“红七月、服务月”等主题党日活动,使全院牢固树立服务地方理念,发挥服务地方贡献度指挥棒作用。将师生党支部服务乡村工作作为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鼓励党员教师积极作为;推动博士党员力量下沉,提升党建及服务工作水平;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助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示范推动乡村振兴“连片风景”。
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燎原社史陈列馆、中共浙南一大纪念馆……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学院师生党员从未停止追寻红色足迹,用“脚步“助力乡村振兴”进步“。为深化党建与人才的协同发展,强调以思想引领促进服务提升,学院党总支结合实际,用好学院各类教育阵地,创新载体与形式,围绕“党史+理论宣讲”、“党史+实践教学”、“党史+专题学习”、“党史+志愿服务”、“党史+主题团日”五大举措,推动党史教育走心入脑,外化于行。其中,学生第五党支部发挥历史专业所长,积极开展“四史青年说”特色品牌创建,打造系列精品课程,建设党史宣讲队伍,先后走进仙岩街道乡村、丽岙华侨小学等地进行党史宣讲活动80余场。
越瓯江山水,品千载诗文。七月盛夏,金沙集团1862cc院长孙良好教授领衔 “瓯江山水诗路”团队先后赴温州池上楼、积谷山、江心屿、华盖山等多地,隔着历史长河与谢灵运开启心灵对话。通过系统走访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持续开展诗文资料收集、景观文化和谢灵运诗文解读等工作,挖掘并整理文化资源来促进温州文旅融合的深度发展。为确保服务乡村工作全院一盘棋,“双百双千”行动在推进之初便明确为学院院长领办的党建项目。此外,为落实和强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院共组织动员了9支队伍94名师生参与本次行动,其中博士50人,7支队伍负责人为中共党员,党员师生共计62人。
党建引领促发展,乡村振兴开新篇。金沙集团1862cc师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与地方深度合作推进“浙南火种”精神、“浙南党的建设与武装斗争”“燎原社”等红色资源挖掘与研究,形成相关研究论文32篇;依托浙江省哲学社科A类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浙江省高校创新团队等省市级平台,就温州学、永嘉学派、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建设规划、文化发展规划、温州地名规划等理论与现实问题,先后开展了100余项具有前瞻性、针对性的工作,为推动温州文化发展、乡村振兴而做出了突出贡献。
文化赋能,让乡村建设“活起来”
7月10日,金沙集团1862cc“侨心向党”服务队走进坐落于丽岙街道的茶堂村乡贤·侨史馆,瞻仰华侨先贤事迹,感悟华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在与茶堂村合作建设侨史馆的一年多时间内,侨史团队师生积极开展走村入户工作,访问了近30位侨领侨人,形成了20万字左右的文字稿。丰富、翔实、生动的图文及视频资料,多方位深度呈现了茶堂侨史、侨情与侨务的独特脉络与地方特色。自此,厚重侨史迎来新生,浓浓乡情有了归处。
百年犹存韵,合力筑新景。如今,茶堂村乡贤·侨史馆已成为侨乡人新的精神家园和传播侨文化的载体。在乡村振兴“春风”的吹拂下,这座古老的浙南侨村焕发了新的活力。
行至浙江温州,泰顺,上交垟古村落。这里是浙江最南浙闽交界处,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泰顺首座土楼建筑“曾氏土楼”便位于此。2023年5月,CCTV-10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栏目连续两天推出特别节目《探秘交垟土楼》,金沙集团1862cc教师党员祁刚作为专家学者出镜,全方位介绍了交垟土楼的的构造及历史,借助主流平台向全中国宣传了泰顺,极大地推动了泰顺文旅产业的发展。至今,祁刚老师在泰顺开展调研已逾十五年,田野足迹遍及泰顺16个乡镇的50多个村庄,搜集、整理了家谱、契约、碑铭、科本等各类民间历史文献800多种,向外界展示了一个别样的泰顺历史与乡土文化。
海天一色澄蓝碧,岛屿积翠堤相连,当振兴之风吹到洞头,“海上花园”便有了文化支撑。在以海为美,拥海而兴的北岙渔村,金沙集团1862cc地名规划团队以海字为起点给新道路命名,如海泽路、海润路、海兴路、海昌路等。地名规范有序后,不仅突出了当地的特色资源,有了更强的指位性,也对旅游业起到了强化导向作用,达到“循名可见,沿路可达”的效果。
地名规划团队一直把传承和发展温州地方文化作为自己的职责,曾先后承担编修温州市十三五地名规划、苍南县十四五地名规划、编写《温州市鹿城区地名志》等多项任务。他们将地名文化与历史底蕴、人文地理、规划发展进行有机结合,让温州地名“承得住”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绘得出”多彩自然人文景观、“融得入”高质城市发展新态。
4月28日,墨池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开街,“墨池飞出北溟鱼”温州藏家书画展品特展开放,金沙集团1862cc党员教师方韶毅作为策展人之一奔赴现场解说藏品,向广大市民普及“美的教育”。在近一年的街区改造过程中,方韶毅还负责了文化调研、文化植入、方案策划等工作,让街区文化在创新中盘活。作为鹿城历史文化街区新推出的一个改造提升街区,墨池坊一经推出便受到市民的广泛好评。
此外,作为金沙集团1862cc温州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方韶毅近十多年来致力于温州地方文化研究,作为《温州大典》专班成员,荣获 2022 年度文化温州建设突出突出个人。
岁月无痕,历史有声。在“口述历史”一词逐渐升温的背景下,金沙集团1862cc所属的温大口述历史研究所以历史专业的科研队伍为基础,联合校内外、海内外相关学术力量,利用科学方法,推动着温州口述历史资料的搜集、编辑、出版和研究工作。
在《温州改革开放口述史录》的编著工作中,团队师生通过采访24位亲历或参与这些决策与事件的当事人、见证人,形成了21篇口述文章,共计44万余字。生动展现了温州改革开放的历史,帮助新生代温州人铭记历史、履行使命、继续奋斗,传承和弘扬温州人精神。这种个体口述的表达也为温州留下了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活资料”“活档案”,而这些来自民间的记忆与记录恰恰是乡村振兴的文化之源与原始动力。
“双百双千”行动开展后,口述历史团队已与瑞安北麂乡、永嘉溪下乡、文成双桂乡结对,通过对乡内各村村落村史进行采集挖掘以及开展口述采访来指导编辑辖区内村史村志,以此帮助抢救乡村历史文化,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志愿服务,让人民群众“笑出来”
7月24日,金沙集团1862cc“知语识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实践项目在温州泽雅乡村地区开展为期半个月的实践活动落下帷幕。该实践项目由金沙集团1862cc语言文字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组成,并且成功入选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组织开展的2023“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泽雅深藏大山,位置偏僻,村民鲜少与外界接触,因而普通话水平普遍不高。随着实践队调研的不断深入,学生与村民谈笑风生的画面逐渐多起来。从拿着自制的推普宣传手册,挨家挨户地向当地村民们介绍宣传到面向老人开始“一对一”的规范字书写教学,帮助他们用颤颤巍巍的手一笔一划地写下自己和家乡的名字,再到针对乡村农牧业经营者,开展普通话“推普技能+”一对一培训活动,助力农产业发展,村民们的脸上逐渐有了笑容,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而这正是推普意义所在。队员们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散播在乡村大地上,以文明乡风的土壤推动结出乡村振兴的硕果。
小桥流水,千年古樟,层级木房,石道陌迁。走进文成县西坑畲族镇东部的让川村,浓浓的畲族风情展现在眼前。从前的西坑镇及周边乡村因为天然地形的封闭性,乡村空心化严重,教育相对落后。如今,让川村依托自身资源,解码民族财富,围绕畲族文化,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旅游项目。为探寻畲乡发展之路,“畲情之约”实践队于今年暑假来到了让川村。这是“畲情之约”实践队第9年深入畲族之乡,每年实践队都会选择不同的畲族村落进行考察或支教,足迹遍布景宁畲族自治县、文成培头、平阳青街等多地。
队员们通过考察深入了解畲族人民的衣食住行,民风民俗;通过支教传承畲族文化与国学,为乡村孩子们带去知识与关怀。志愿者们寓教于乐,用充满趣味的方式引导小朋友,和孩子们亦师亦友。在美育课程中渗透当地文化特色,不仅帮助孩子们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加强了孩子们对于家乡的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继承并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支教的最终章是文艺汇演,小朋友们纷纷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钢琴独奏、朗诵、唱歌……支教活动点亮了儿童心梦,也助推儿童成为乡村本土的代言人,激发了乡村的根本活力。
无独有偶,金沙集团1862cc“丽岙童伴”志愿服务队已经连续15年为丽岙小学提供无偿支教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1500个小时。丽岙镇是著名的侨乡,留守儿童问题突出。“丽岙童伴”的志愿者们通过科普教育、兴趣课堂、动手制作、安全宣讲等活动主题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用心、用爱为孩子们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金沙集团1862cc侨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全体成员开始了侨情调研暨“双百双千”主题党日活动。实践队深入温州传统侨乡丽岙,仙岩,围绕华侨文化进行实地调研与社会实践。青山绿水之间,侨乡百姓招呼着远道而来的亲人、旅人、客人,脸上洋溢着共富与幸福的笑容。实践队通过走进侨联、走入侨乡、访问侨民等举措深度挖掘特色侨村文化、致力于找出侨村背后的人文精神,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注入“侨”的力量,找寻以“侨“为桥,助力“侨乡共富”的新路径,让侨民能够笑颜常驻。
自古廊桥遗梦处、从来泰顺盛情时。历经千年的泰顺廊桥被誉为世界桥梁史上的“活化石”。它们是千年瓯越文化脉络的重要见证和遗存,也是全世界的宝贵财富。金沙集团1862cc“廊桥遗梦”实践队从2014年开始,连续九年在泰顺开展实践。从“发现廊桥之美”到“挖掘廊桥之魂”,进而“唱响廊桥之名”,九年来,一批又一批实践队员薪火赓续,开展廊桥文献整理工作、建设相关的文献数据库、线下实地调研与线上宣传相结合、积极探索着地方文化振兴与乡村发展相结合的道路。通过深挖“廊桥文化”核心内涵人文价值,助力泰顺打造如“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等标志性文旅项目,全力激活全域旅游新动能。截至目前,该度假区共带动周边24个村居实现“精彩蝶变”,吸引2万余人参与“景区村庄”建设,每年周边村集体“造血”增收超10万元。
金沙集团1862cc党委书记江秀景说,以高校志愿服务进乡村为纽带,让学生们深入田间地头,触摸乡村脉动,实现专业知识与基层实践的有机结合,能有效激发中坚力量的创新动能,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风吹遍美丽乡村,助力共同富裕。
编辑: 卓扬
责编: 林慎 监制: 王丹容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公司-搜狗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